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公示

专利许可公示

时间:2024-12-05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点击:2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现将如下科技成果许可进行公示。公示期15天,自2024125日至20241219日。如有任何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科研院实名反映。

联系方式:025-84892757

 

1.专利号:ZL202410145584.5

专利名称:一种起落架撑杆结构的优化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起落架撑杆结构的优化方法,包括:选择设计变量及确定其变化范围;建立目标函数;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样本点;根据样本点参数更新数模,计算最大应力;通过计算最大互信息系数进行分析;根据变量个数,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重新选取样本点,更新数模,计算撑杆结构的最大应力;建立GABP神经网络模型,联合样本点和结构最大应力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基于训练好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结构优化问题进行寻优,在收敛解中取最优解作为最终结构优化参数;本发明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使得优化过程可靠、高效,有助于提升飞机的安全性和疲劳寿命。

发明人:陈虎施诗房兴波魏小辉王猛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4.08.27

 

2.专利号:ZL201910056302.3

专利名称:高超飞行器轮撬组合起降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高超飞行器轮撬组合起降装置,包括主缓冲器外套筒(1)、主缓冲器活塞杆(2)、机轮、缓冲作动模块及滑橇组件;在主缓冲器活塞杆(2)上位于机轮侧面位置上设置有缓冲动作模块;缓冲作动模块包括同轴安装的气腔(8)、油腔(9)及浮动活塞(16);气腔(8)竖直固定在缓冲作动模块支架(7)下方,油腔(9)安装在所述气腔(8)外,两者间设有一弹簧(18);在气腔(8)内设置有浮动活塞(16);在油腔(9)下端安装有实时检测所述油腔(9)中压强的液压传感器(12),并向飞机主控系统反馈。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在对起降装置尺寸及性能有严格限制要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上。

发明人:魏小辉梁涛涛甘雨聂宏尹乔之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5.03

 

3.专利号:ZL201910056464.7

专利名称:一种可纠偏滑橇着陆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纠偏滑橇着陆装置,着陆装置包含着陆装置主支柱、作动筒模块、液压传感器、着陆滑橇以及纠偏滑橇;作动筒模块包含3个作动筒外筒、作动筒活塞杆、浮动活塞、气腔、上下油腔;液压传感器安装在上下油腔的下端,能实时获得油腔内压力。当飞行器滑跑方向发生偏差,控制下油腔出油而上油腔进油,将纠偏滑橇压下地面产生压力,纠偏滑橇的摩擦系数小于着陆滑橇的摩擦系数,从而改变单侧着陆装置与地面的结合力,使机身受到偏航力矩,进而对飞行器滑跑方向进行纠正。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滑橇式着陆装置,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纠偏滑橇着陆系统,使飞行器方向可控。

发明人:魏小辉梁涛涛李天童聂宏尹乔之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1.04

 

4.专利号:ZL201910060789.2

专利名称:一种变接地点的主起着陆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接地点的主起着陆装置,包括主起落架系统,所述主起落架系统包括主起落架缓冲器外套筒、主起落架缓冲器活塞杆及机轮;所述主起落架缓冲器外套筒(7)与机身连接,所述主起落架缓冲器活塞杆(6)活动安装在所述主起落架缓冲器外套筒(7)内;所述机轮安装在所述主起落架缓冲器活塞杆(6)末端;在所述主起落架缓冲器外套筒(1)中部铰接有下撑杆(8),与所述下撑杆(8)固连有锁杆模块,与所述锁杆模块上端固连有上撑杆(9),所述上撑杆(9)与机身固连。本发明相较于传统主起着陆装置,能够改变主起落架的接地点,保证全滑跑状态下前起落架所受载荷处于合适范围,确保操控性能的完整。

发明人:魏小辉梁涛涛杨易鑫聂宏尹乔之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1.18

 

受让方:四川航泰航空装备有限公司

转让/许可方式:普通许可

拟交易价格及价格形成过程:经协商,交易价格拟定为人民币20万元。


Copyright @ 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