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1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1

专利许可公示

时间:2025-10-21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点击:2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现将如下科技成果许可进行公示。公示期15天,自20251022日至2025115日。如有任何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科研院实名反映。

联系方式:025-84892757

 

1.专利号:ZL201710187896.2

专利名称:一种舰载机前起弹射释放动载荷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舰载机前起弹射释放动载荷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前起落架弹射杆、舰载机质量惯量模拟机构、弹射器模拟机构、发动机推力模拟机构、前起落架牵制杆以及牵制铰链;舰载机质量惯量模拟机构由前起落架、钢梁组件、轮胎以及配重块构成;弹射器模拟机构由弹射滑块以及弹射力气缸构成;发动机推力模拟机构由推力气缸构成的;弹射力气缸和推力气缸均为单活塞杆气缸。试验装置可以给舰载机前起落架施加真实的弹射释放过程的边界约束和载荷输入,实现在实验室中没有舰载机发动机的情况下模拟舰载机弹射释放过程的前起落架动态载荷试验,降低试验规模,节约试验成本。

发明人:魏小辉,房兴波,聂宏,张明,甘盛勇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9-29

 

2.专利号:ZL202011073020.3

专利名称:一种可适应不同规格及布局要求的可收放主起落架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适应不同规格及布局要求的可收放主起落架,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主安装支架和缓冲器安装支架,主安装支架的左右两翼上分别转动安装有支撑杆转轴,两组支撑杆转轴的轴线与相对应的主安装支架左右两翼平行设置,两组支撑杆转轴上分别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与机轮组件转动连接;缓冲器安装支架上转动安装有缓冲器转轴,缓冲器转轴的轴线与支撑杆转轴的轴线重合,缓冲器转轴上转动安装有缓冲支柱,缓冲支柱的底部与支撑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本发明便于调节且可收放,可适应承载范围内不同规格的飞行器对于布局、重量、气动性等参数的需求,降低了飞行器研制阶段非必要的设计与购买成本。

发明人:魏小辉,齐浩,彭一明,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4-19

 

3.专利号:ZL201510562287.1

专利名称:拦阻钩动态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专利简介:拦阻钩动态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一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特别涉及适用于舰载飞机着舰时拦阻钩受到冲击载荷后疲劳寿命预测的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由台架(3),立柱(2),提升电机(1)及吊篮(4)构成试验台架系统;还包括由缓冲器(5),缓冲器地基(6)构成缓冲系统;由拦阻钩系统L,碰撞台P构成碰撞试验系统;由碰撞台P,轴套(11)和拦阻索(12)构成撞索试验系统;由支撑台架(17),作动筒(18),杠杆(19),延长杆(20)构成动态加载系统。本发明实现对着舰过程中拦阻钩撞击甲板、撞索冲击、拦阻力动态加载等受载情况的模拟,进行多次重复试验,预测拦阻钩的疲劳寿命。

发明人:魏小辉,彭一明,聂宏,张明,甘盛勇,徐锦锦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18-06-05

 

4.专利号:ZL201510564922.X

专利名称:模拟拦阻钩撞击甲板及起落架落震的综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专利简介:模拟拦阻钩撞击甲板及起落架落震的综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一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特别涉及适用于舰载飞机拦阻钩撞击甲板的动态响应载荷测试及起落架落震试验的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由台架(3),竖直导轨(2),提升电机(1)及吊篮(4)构成试验台架系统;还包括由起落架(5),测力平台(6)和地基(7)构成缓冲系统;由拦阻钩系统(L),碰撞台(P)构成碰撞试验系统。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对着舰过程中拦阻钩撞击甲板动态过程的模拟和起落架落震试验,简单方便地获取该过程中拦阻钩和起落架的动态响应载荷,避免舰上试验或陆基试验中获取该数据危险性高、难度大、费用昂贵等缺点,解决难以在实验室内获取拦阻钩撞击甲板的动态响应的问题。

发明人:魏小辉,彭一明,聂宏,张明,房兴波,甘盛勇,徐锦锦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18-05-08

 

5.专利号:ZL201110211971.7

专利名称:可滑动可控运动舰载机降落区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滑动可控运动舰载机降落区,包括降落区浮动板及舰载机拦阻装置,舰载机拦阻装置包括拦阻钩及拦阻索;降落区浮动板的下表面通过减震缓冲支撑装置支撑在飞行甲板上;减震缓冲支撑装置包括轮轴、减震缓冲装置以及安装在轮轴上的滚轮;轮轴与动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滚轮配置有刹车装置。由此可知,本发明通过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增加减震缓冲系统、浮动板、滚轮、刹车装置及导轨,构成可滑动可控运动舰载机降落区,使得舰载机着舰产生的冲击载荷减小;同时,舰载机着舰产生的水平方向动能带动降落区装置一同沿导轨滑动,利用刹车系统同时消耗降落区装置和舰载机水平方向的动能,从而降低舰载机着舰之后滑行的距离。

发明人:魏小辉,王伟,聂宏,张明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14-02-19

 

6.专利号:ZL202011247336.X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矢量推进的飞行器水基起降平台的工作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矢量推进的飞行器水基起降平台及工作方法,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具有稳定的水下姿态操纵能力,具备实现高速远距离运输及跨介质起降能力。本发明起降平台包括:水下航行器前端设置发射口,尾端设置推进器。水下航行器主体沿竖直方向安装竖直方向舵,沿水平方向安装水平方向舵。水下航行器主体沿周向设置推力矢量射流喷管和推力矢量喷管,推力矢量射流喷管和推力矢量喷管数量为偶数,并成对相向设置。在水下航行器的轴向上,推力矢量射流喷管靠近发射口,推力矢量喷管靠近推进器。本发明使得飞行器可通过水下航行器进行水基发射或在水中悬停姿态下进行常规垂直起降。

发明人:魏小辉,齐浩,彭一明,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6-10

 

7.专利号:ZL201911022192.5

专利名称: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专利简介: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涉及一类飞机起落架试验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可靠性高,使用时能够模拟用于飞机起落架的缓冲器在工作时的真实受载情况,并最终求得缓冲器任意行程下摩擦力的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工作台、轴向力加载机构、载荷加载平台、固定块和侧向力加载机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现了在实验室中没有舰载机发动机的情况下模拟舰载机弹射释放过程的前起落架试验;可采用气缸作侧向力的加载,载荷平稳,连续性好;试验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试验规模,节约试验成本。

发明人:魏小辉,聂宏,黄海斌,房兴波,张霖,高天驰,赵镇铭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10-11

 

8.专利号:ZL201310589037.8

专利名称:平面式弹射起飞舰载机前起落架静力试验加载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式弹射起飞舰载机前起落架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包括平面式试验台架、起落架、侧向载荷加载装置、航向载荷加载装置、垂向载荷加载装置、弹射载荷加载装置、牵制载荷加载装置和系留载荷加载装置。在现有的加载技术之上,设计一套能施加弹射、牵制和系留载荷的加载装置,在一个试验台上完成了弹射起飞舰载机的垂向、航向、侧向、弹射、牵制和系留载荷加载,无需更换工装,并且所有加载点均固定在框架式试验台内,加载时构成自平衡受力体系,试验台座受力较小,便于固定,精确度高。

发明人:魏小辉,颜晓峰,汪勇,聂宏,陈凯帆,徐奎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16-03-02

 

9.专利号:ZL201310588324.7

专利名称:框架式弹射起飞舰载机前起落架静力试验加载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式弹射起飞舰载机前起落架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包括框架式试验台架、起落架、侧向载荷加载装置、航向载荷加载装置、垂向载荷加载装置、弹射载荷加载装置和牵制载荷加载装置。本发明在现有的加载技术之上,设计一套能施加弹射、牵制载荷的加载装置,在一个试验台上完成了弹射起飞舰载机的垂向、航向、侧向、弹射、牵制载荷加载,无需更换工装,并且所有加载点均固定在框架式试验台内,加载时构成自平衡受力体系,试验台座受力较小,便于固定,精确度高。

发明人:魏小辉,颜晓峰,聂宏,陈凯帆,徐奎,李利荣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16-01-20

 

10.专利号:ZL201810575576.9

专利名称:一种侧臂式多自由度无人机连续弹射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臂式多自由度无人机连续弹射装置,属包含调整机构、弹射机构、传送机构和控制模块;调整机构包含基台、转台、基座、侧臂、悬梁、第一电机、主动齿轮、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弹射机构包含滑槽、滑块、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伸缩机构和电磁铁;传送机构包含第二电机、主辊轴、从辊轴和传送带。本发明实现了舰载无人机的连续批量弹射,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动抓取无人机,调整发射方向与角度,进行连续弹射,解决了甲板无人机弹射只能单次弹射且弹射周期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弹射过程中基于难以改变弹射方向的问题。

发明人:魏小辉,张钊,谢欣宏,聂宏,房兴波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9-26

 

11.专利号:ZL202110544723.8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不同压缩率条件下密封圈摩擦系数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不同压缩率条件下密封圈摩擦系数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一类飞机起落架试验技术领域。用以研究测量不同压缩率条件下密封圈摩擦系数,为密封圈摩擦力计算提供试验依据。包括基座、导轨、加载板、载荷传感器、上夹板、下夹板、压缩量调节螺钉,正压力传感器、密封圈固定板以及摩擦板;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加载板沿导轨做直线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密封圈固定板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密封圈的容置槽,所述摩擦板可拆卸的连接在基座上、且处于密封圈固定板的下方。本案填补了技术空白,在摩擦系数试验过程中实现了压缩率可调的目的,具有试验效果好以及试验结果准确等优点。

发明人:魏小辉,黄海斌,房兴波,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2-10

 

12.专利号:ZL202010322847.7

专利名称:一种油气、扩径复合式耐坠毁缓冲器

专利简介:一种油气、扩径复合式耐坠毁缓冲器。本发明涉及飞行器起降装置耐坠毁缓冲器领域。提出了一种可在工作状态下同时发挥金属扩径缓冲器和油气缓冲器的效能,从而有效提高了缓冲效率的油气、扩径复合式耐坠毁缓冲器。该缓冲器可运用在一次性耐坠毁缓冲任务环境中,也可与其他缓冲器串联,作为耐坠毁子级。包括活塞杆和金属胀筒;所述金属胀筒内容置有油,使得活塞杆内部形成气腔、且金属胀筒内形成油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充分利用缓冲行程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缓冲效率。利于控制过载保护飞行员或相关机载设备。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发明人:魏小辉,谢欣宏,房兴波,张兢,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4-22

 

13.专利号:ZL201710206679.3

专利名称:一种起落架收放气动载荷模拟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起落架收放气动载荷模拟装置及其加载方法,应用于轻型飞机起落架收放试验中,属于一类飞机起落架试验技术领域。起落架收放气动载荷模拟装置包括涵道风扇、涵道臂、载荷传感器以及前叉耳座构成的气动载荷加载机构,通过载荷传感器的载荷与杠杆的比例系数可以反馈涵道风扇的拉力;还包括旋转舵机、舵机摇臂、连杆以及转动台构成的气动载荷角度补偿机构,在起落架收放试验过程中保持涵道风扇的拉力在水平方向。该随动加载系统安装在起落架轮叉和起落架轮轴上,可以在轻型飞机起落架收放试验中给起落架施加水平方向的气动载荷,加载动力来源于涵道风扇,载荷平稳,不会在起落架上锁和解锁时产生明显的载荷波动。

发明人:魏小辉,房兴波,聂宏,张明,徐奎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7-11

 

14.专利号:ZL201110211981.0

专利名称:舰载机捕捉拦阻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载机捕捉拦阻装置,包括舰载机降落区域、舰载机拦阻装置、控制器以及舰载机捕捉装置;舰载机拦阻装置包括两套以上的拦阻体系,该拦阻体系包括拦阻钩、拦阻索以及缓冲装置;拦阻钩与舰载机起落架的扭力臂铰接,而拦阻索的一端与其中一组缓冲装置连接,另一端则依次绕过一组升降滑轮后与另一组缓冲装置连接;该组升降滑轮中的两相邻升降滑轮之间设置有一组弹射器;所述舰载机捕捉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所反馈的信息,自动地控制弹射器的动作。该装置能保证舰载机在飞行时的空气动力不受拦阻钩的影响,降低舰载机着舰时拦阻钩跳起、振动现象的发生,提高舰载机着舰成功率,简化拦阻系统结构及减小其重量。

发明人:魏小辉,杜楠楠,张明,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13-12-25

 

15.专利号:ZL202011090460.X

专利名称:一种缓冲收放一体化压溃吸能式起落架抗坠毁缓冲器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收放一体化压溃吸能式起落架抗坠毁缓冲器,属于一种飞行器起降装置自主注油缓冲器。不仅具有吸收外部撞击实现缓冲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主动注油增加油腔压力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包括外筒、活塞杆、浮动活塞、蜂窝、上轴承套以及下轴承套;所述外筒的顶端封闭且底端敞口,所述活塞杆4自外筒的底口伸入外筒中;通过上轴承套实现活塞杆顶部与外筒之间的密封;通过下轴承套实现活塞杆与外筒底部之间的密封;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上注油孔以及下注油孔;蜂窝设置在浮动活塞和容置槽的槽底之间。构成了一种缓冲收放一体化压溃吸能式起落架抗坠毁缓冲器,在工作状态下可以自主控制油液流速,实现缓冲器功能的二合一使用。

发明人:魏小辉,房兴波,韩雨莹,陈虎,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1-18

 

16.专利号:ZL202411180350.0

专利名称:一种空天运输机辅助起降系统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天运输机辅助起降系统,涉及飞行器起降辅助技术领域,包括起降场地、助飞组件及降落缓冲部件;起降场地沿运输机飞行方向依次包括起飞段和降落段;助飞组件设置于起飞段,助飞组件用于与运输机连接,并用于对运输机进行助飞;降落缓冲部件用于设置于运输机上,降落缓冲部件用于在运输机在降落段降落时对运输机进行降落缓冲。本发明提供的空天运输机辅助起降系统,能够辅助实现运输机的起飞和安全降落。

发明人:魏小辉,唐雨童,梁涛涛,王健康,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5-09-09

 

17.专利号:ZL201810507962.4

专利名称:一种轮橇一体式刹车制动装置及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橇一体式刹车制动装置及方法,刹车制动装置包括机轮、轮轴、刹车控制器、转速传感器、电机支架、滑橇、以及至少一个作动模块。作动模块包含无刷直流电机、N个导轨、M根弹簧、减速器、滚珠丝杠、螺母、螺母套筒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螺母套筒和滑橇之间,能实时获得作动模块施加给滑橇的刹车压力。当需要刹车时,电机带动减速器旋转,减速器驱动滚珠丝杠,丝杠上的螺母在导轨的限制下直线运动,向滑橇施加正压力,滑橇与地面接触摩擦,将飞行器滑跑的动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从而使飞行器减速。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在对起落架刹车制动装置尺寸有严格限制要求的薄机翼高超声速飞行器上。

发明人:魏小辉,李天童,梁涛涛,聂宏,尹乔之,张钊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7-11

 

18.专利号:ZL201810507963.9

专利名称:一种自馈能充气滑橇式刹车制动装置及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馈能充气滑橇式刹车制动装置及方法,刹车制动装置包含机轮、轮轴、第一轴承、传动机构组件、增压机构组件、气压作动组件、滑橇和刹车控制器。传动机构组件将轮胎的转动转换为增压机构中增压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气体通过管道导入气压作动缸,推动作动活塞向下运动,产生刹车压力,使滑橇与地面摩擦,将飞行器前进的动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从而使飞行器减速。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在对起落架刹车制动装置尺寸和重量有严格限制要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上,且采用自馈能式制动方法,不需借助额外的液压系统,减小了飞行器重量,避免了液压管路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了飞行器刹车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发明人:魏小辉,李天童,梁涛涛,聂宏,尹乔之,张钊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5-09

 

19.专利号:ZL201910056302.3

专利名称:高超飞行器轮撬组合起降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高超飞行器轮撬组合起降装置,包括主缓冲器外套筒(1)、主缓冲器活塞杆(2)、机轮、缓冲作动模块及滑橇组件;在主缓冲器活塞杆(2)上位于机轮侧面位置上设置有缓冲动作模块;缓冲作动模块包括同轴安装的气腔(8)、油腔(9)及浮动活塞(16);气腔(8)竖直固定在缓冲作动模块支架(7)下方,油腔(9)安装在所述气腔(8)外,两者间设有一弹簧(18);在气腔(8)内设置有浮动活塞(16);在油腔(9)下端安装有实时检测所述油腔(9)中压强的液压传感器(12),并向飞机主控系统反馈。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应用在对起降装置尺寸及性能有严格限制要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上。

发明人:魏小辉,梁涛涛,甘雨,聂宏,尹乔之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5-03

 

20.专利号:ZL201910056464.7

专利名称:一种可纠偏滑橇着陆装置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纠偏滑橇着陆装置,着陆装置包含着陆装置主支柱、作动筒模块、液压传感器、着陆滑橇以及纠偏滑橇;作动筒模块包含3个作动筒外筒、作动筒活塞杆、浮动活塞、气腔、上下油腔;液压传感器安装在上下油腔的下端,能实时获得油腔内压力。当飞行器滑跑方向发生偏差,控制下油腔出油而上油腔进油,将纠偏滑橇压下地面产生压力,纠偏滑橇的摩擦系数小于着陆滑橇的摩擦系数,从而改变单侧着陆装置与地面的结合力,使机身受到偏航力矩,进而对飞行器滑跑方向进行纠正。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滑橇式着陆装置,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纠偏滑橇着陆系统,使飞行器方向可控。

发明人:魏小辉,梁涛涛,李天童,聂宏,尹乔之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1-04

 

21.专利号:ZL202010998994.6

专利名称:一种装备模块化机翼起飞辅助装置的舰载飞行器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模块化机翼起飞辅助装置的舰载飞行器,包括舰载飞行器,还包括机翼辅助装置和机身对接装置,所述机翼辅助装置设置在舰载飞行器的机翼上,对机翼进行延伸,机翼辅助装置通过机身对接装置与舰载飞行器的机身可拆卸连接;当舰载飞行器成功起飞达到预定巡航速度后,机翼辅助装置与舰载飞行器脱离。本发明所述装置在起飞阶段对舰载飞行器的气动性能进行了优化,同时在巡航状态不作为舰载飞行器的负载,使得舰载飞行器满足高速巡航特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起飞性能。

发明人:魏小辉,齐浩,彭一明,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7-26

 

22.专利号:ZL202011249351.8

专利名称:一种具备模块化柔性配置栖息触点的无人机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模块化柔性配置栖息触点的无人机,涉及航空领域,能够仅通过调整起落架和无人机的相对位姿来实现栖息,无需整体的改变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操作快速简单。本发明包括:无人机、起落架、栖息触点模块、增材制造模块、相机。无人机底部安装起落架,起落架由一对或多对机械臂组成,起落架和无人机活动连接,起落架上安装栖息触点模块。无人机底部还安装相机和增材制造模块,增材制造模块的作业范围覆盖起落架的安装及活动范围。本发明通过栖息触点模块建立与周围结构的稳定接触,栖息平稳后无人机可以减慢或完全停止某些旋翼,大大增强的无人机的任务作业灵活性及作业时间。

发明人:魏小辉,齐浩,彭一明,聂宏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6-10

 

23.专利号:ZL202510703801.2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多源定位的无人机双向协同回收方法及回收系统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定位的无人机双向协同回收方法及回收系统,涉及无人机定位与控制技术领域。将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多源感知系统集成至回收系统中,从而构建一个具备外部感知能力与双向交互能力的回收系统。包括:无人机向地面端发送回收请求;地面端向无人机发送地面端位置和回收通道参数;规划期望回收航迹,并基于所规划航迹向回收通道飞行;地面端通过多源定位系统对无人机进行实时定位,并根据定位结果向无人机发送航迹修正指令,使无人机按照航迹修正指令飞行,同时,回收系统根据实时定位结果进行姿态调整。使无人机不仅能够自主规划航迹,同时回收系统亦可引导无人机实现精确对接,从而提升了回收成功率与姿态匹配精度。

发明人:魏小辉,梁伟华,钟沛霖,周乐,牛飞航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5-10-03

 

24.专利号:ZL201810745105.8

专利名称:一种起落架刹车构件轻量化设计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的起落架刹车构件轻量化设计方法,包括:一,给定满足起落架正常功能需求的刹车构件mises应力和疲劳寿命的范围;二,确定刹车构件设计变量的变化范围;三,结合设计变量、mises应力、疲劳寿命的变化范围,给出约束条件,建立起目标函数;四,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样本点;五,根据样本点参数计算刹车构件的综合参数,包括构件质量、疲劳寿命、最大mises应力;六,联合M组样本点和M组刹车构件综合参数数据,采用完全搜索的方式建立四阶响应面模型;七,基于建立的响应面模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轻量化结构设计问题进行寻优,在收敛解中取最优解作为最终结构优化参数。

发明人:魏小辉,谢欣宏,陈虎,张钊,王添翼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1-11-23

 

25.专利号:ZL202010129680.2

专利名称: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极限工作温度落震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极限工作温度落震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起落架试验件、机械手臂、环境箱、传感器及试验台架;机械手臂包含扭力臂、液压缸;环境箱包含进气管道及出气管道;试验台架包括吊篮,升降机构及撞击平台;传感器包含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本发明结构紧凑,布局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发明人:魏小辉,甘雨,安邦宇,韩雨莹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10-11

 

26.专利号:ZL201811229466.3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无人设备集群控制的多体队形重构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设备集群控制的多体队形重构方法,涉及无人设备集群控制技术领域,能够缓减目前难以应对受到干扰的工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1、读取预设的目标队形;步骤2、建立与所述目标队形关联的概率密度函数;步骤3、获取所述无人设备集群中的所有被控物体的当前队形,并建立与所述当前队形关联的概率密度函数;步骤4、通过调整所述无人设备集群中的被控物体的位置,减小交叉熵;重复执行步骤3和步骤4,直至所述无人设备集群中的被控物体组成的队形与所述目标队形一致。本发明适用于无人设备集群控制的多体队形重构。

发明人:魏小辉,廖玮,李旭波,高天驰,李龙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5-26

 

27.专利号:ZL202111251457.6

专利名称:一种空中无人机发射回收台、工作方法以及空中起降平台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中无人机发射回收台、工作方法以及空中起降平台。回收台包括无人机升降锁放架和伸缩锁扣装置;无人机升降锁放架用于释放和回收无人机,并且可实现升降以调节释放和回收的高度。伸缩锁扣装置用于无人机尾部的释放和锁定,配合无人机升降缩放装架对无人机进行三点支撑,提高稳定度。空中起降平台包括空中无人机发射回收台、机队系统、控制系统,实现了无人机随起降平台机动发射回收,减少无人机发射回收作业所受区域限制。同时实现无人机在空中起降的自动化,实现发射、回收、检测、补给一体化,降低无人机发射成本,提高无人机作业的效率。

发明人:魏小辉,罗江雪,彭一明,郝嘉煜,张钊,王一峰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9-26

 

28.专利号:ZL202111245261.6

专利名称:一种海上集群无人机收发系统及无人机回收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集群无人机收发系统及无人机回收方法,涉及集群无人机海域移动平台发射与回收技术领域。可实现海上集群无人机自动发射、回收、运输、检测、维修与补给的自动控制一体化的目的。回收臂包括固定滑轨、垂向运动支架、固定台、俯仰偏航运动支架、滚转运动支架以及与锁止滑块;垂向运动支架在升降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做直线升降运动;固定台在俯仰调节机构的带动下上下翻转;俯仰偏航运动支架在偏转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往复摆动;滚转运动支架在滚转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往复旋转;锁止滑块和滚转运动支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能够实时跟踪无人机的进舰姿态,并调整自身姿态,使之能够与无人机相匹配,成功完成无人机的捕捉回收。

发明人:魏小辉,张钊,彭一明,郝嘉煜,罗江雪,刘旭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04-22

 

29.专利号:ZL202110761495.X

专利名称:一种可自动折叠的水空两栖多旋翼飞行器及其工作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折叠的水空两栖多旋翼飞行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飞行器主体,旋翼折叠模块、旋翼和水下动力模块,该飞行器主体为中央平台,内部设有为水下动力模块提供动力的控制盒及能源;该飞行器主体周围均布若干个旋翼折叠模块,旋翼折叠模块为多旋翼飞行器提供升力,在空中飞行模式下旋转至与该飞行器主体垂直并展开旋翼,在水面航行模式下旋转至与该飞行器主体平行并收起旋翼,同时启动水下动力模块。本发明公开的多旋翼飞行器具有低空飞行、水面航行两种状态并使旋翼收放自动化,使多旋翼飞行器在水利领域或集群使用的场景下更具实用性。

发明人:魏小辉,宋佳翼,孔德旭,孙浩,尹乔之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2-10-21

 

30.专利号:ZL202310350309.2

专利名称:一种含可变化骨节的仿生着陆腿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可变化骨节的仿生着陆腿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六旋翼无人机领域,能够在复杂地形下进行稳定的起降。所述无人机具有安装平台,在安装平台上连接有四个仿生着陆腿,所述仿生着陆腿包括腿安装件、电机、第一常规骨节、第二常规骨节、第三常规骨节、第一缓冲骨节、第二缓冲骨节、第四常规骨节以及足垫。本发明的设计特点在于集成了机身和起落架,由仿生着陆足进行复杂地形的起降,提高了无人机对复杂地形着陆的适应能力,拓宽无人机领域的应用前景。

发明人:魏小辉,孙文宇,周乐,梁伟华,尹乔之,孙浩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3-07-25

 

31.专利号:ZL201710028363.X

专利名称:一种着陆器起落装置落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陆器起落装置落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提升系统、落震系统、载荷采集系统和台架系统,提升系统固定于台架系统上,落震系统设于台架系统上并可竖直滑动,载荷采集系统设于落震系统下方;调整落震系统中的着陆支腿的着陆姿态,并固定该着陆姿态,将落震系统提升到预定高度,落震系统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支柱自由下滑,使着陆支腿上的足垫与六维测力平台接触来模拟着陆器与地面的碰撞过程,并记录数据。本发明结构简单,结构重量较小,试验测量精度高。

发明人:魏小辉,甘盛勇,房兴波,张明,彭一明,黎永平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19-04-19

 

32.专利号:ZL201910791578.6

专利名称: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增稳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简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增稳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气垫式起落系统和可收放起落架,其中气垫式起落系统设计在机身底部,可收放起落架固定在机翼两侧。本发明用气垫式起落系统代替传统轮式起落架,减小了飞机总体质量,降低了对起降场地的要求,大大拓展了固定翼飞机的起降环境,解决了传统气垫式起落系统地面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人:房兴波,李旭波,魏小辉,廖玮,张兢,费浩锜

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利授权日2024-03-29

 

 

受让方:上海智宏青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转让/许可方式:普通许可,许可期限5

拟交易价格及价格形成过程:经协商,交易价格拟定为人民币1亿元。

 


Copyright @ 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